以下是三趟受阻旅客列车上的暖心故事:
1. G203次列车:跨国暖心之旅
事件经过:3月12日,在北京南站,G203次列车的工作人员注意到几位焦急的外国友人,他们不会中文,找不到自己的车厢。列车长翟书宇通过简单的手势和英文交流,帮助他们顺利找到座位。乘车期间,列车长和乘务员用流利的英文与他们交流,详细介绍车内设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帮助他们解决购买咖啡的需求。
感人细节:尽管语言不同,但列车工作人员的耐心和专业让这几位外国友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他们来自遥远的非洲加纳,历经上万公里长途跋涉,这次乘坐高铁前往山东济南开会。
2. K527次列车:12分钟生死竞速
事件经过:3月23日,广州白云站,K527次列车的一名中年男性旅客突发晕厥倒地。列车工作人员和铁路公安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联系120急救,并组成临时急救小组进行心肺复苏。最终,旅客恢复了微弱的意识。
感人细节:一名经过现场的医生旅客也加入急救,旅客的家属曹建秀女士在电话中激动地表示感谢,称列车工作人员给了她丈夫第二次生命。
3. K396次列车:社区大礼堂优先留给研学团孩子
事件经过:7月31日,K396次列车因水害受阻,全部旅客被转移避险。列车长杨龙决定将条件较好的社区大礼堂优先留给43名研学团的孩子使用,并组织7名退役军人旅客冒雨轮流将一名残疾旅客背至居民家中。
感人细节:旅客中有43名参加研学的孩子,年龄在11至13岁左右,只有3名女性老师陪同。列车工作人员的细致安排和退役军人旅客的无私帮助,让这些孩子在紧急情况下仍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这些故事展示了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在紧急情况下的互助与关爱,体现了铁路服务的温情和人性的光辉。三趟受阻列车,温暖如春的守护
还记得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吗?台风“杜苏芮”肆虐,京津冀地区普降大到暴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浸泡在一片汪洋之中。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三趟受阻旅客列车上的故事,却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K396次列车:研学团的孩子,有了家的温暖

7月31日中午,K396次列车在风雨中被迫停下。列车长杨龙和工作人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将700余名旅客安全转移。在这群旅客中,有43名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他们年龄在11至13岁之间,只有3名女性老师陪同。
“孩子们,你们先去社区大礼堂,那里条件好一些。”杨龙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就这样,孩子们被安置在条件相对较好的社区大礼堂,而老师们则带着其他旅客分散到居委会、铁路工务工区和居民家中。
“这里就像家一样,我们都很安心。”一位研学团的孩子说。
K396次列车:退役军人,用肩膀扛起责任

在转移过程中,一名行动不便的残疾男性旅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时,7名退役军人旅客站了出来,他们冒雨轮流将残疾旅客背至居民家中。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保护旅客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其中一位退役军人说。
Z180次列车:旅客齐帮手,救治淋雨发烧的小旅客

Z180次列车在门头沟区安家庄村停留,由于洪水破坏,滞留人员面临着饥饿和水源短缺的危机。就在这时,一名小旅客因淋雨发烧,情况危急。
“有没有退烧药?”Z180次列车长金琳带着工作人员向旅客询问。得知情况后,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在携带的物资中找出合适的药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K1178次列车:两袋面粉,让我们渡过了难关
K1178次列车在丰沙铁路沿河城站内扣停,旅客们陆续出现情绪波动。沿河城站工作人员将仅剩的两袋大米送上列车,熬成粥,分发给旅客。当大米用尽,沿河城站工作人员又把最后两袋面粉送给车上,列车工作人员将面粉做成面片,优先发放给老人、儿童等重点旅客。
“这两袋面粉,让我们渡过了难关。”K1178次列车长南如雨说。
在这三趟受阻旅客列车上,铁路工作人员和旅客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在这场风雨中,他们用温暖守护着每一个旅客,让回家的路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