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那就是房贷利率下调了,可月供反而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探究探究。
银行内部调整,系统升级,原来是这样!

话说,10月25日,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这本来是个好消息,毕竟利率下调了,咱们每个月的负担应该减轻才对。现实却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上海的王先生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他说:“我之前每月房贷扣款接近6000元,结果利率下调后,这个月扣了10000元!”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这种情况并非个例。重庆的李先生也表示:“我的房贷利率从固定4.41%调整为3.38%,但调整后的还款金额从3197元增加到3276元。”看来,这个现象还真不少见。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主要是由于银行内部工作调整以及定价公式的重新制定。年底通常是银行进行内部调整和优化的时间段,这些调整可能导致某些贷款产品或还款额度的变化。所以,别急,预计到12月,还款额会实质性下降。
等额本息还款,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利率下调月供反而增加的情况呢?这还得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说起。
所谓等额本息,是指在还款期内,每月以相同的金额偿还本息。简单来说,就是每月的总还款额一致,一部分拿去还利息,一部分拿去还本金,利息会逐月递减,本金则会逐月增加。
在贷款利率下调之后,银行会根据贷款剩余的本金、期限,按照新的贷款利率,依照总偿还本金不变,总偿还利息减少的原则,重新计算还款总额。
但是,由于利率的调整不可能卡在每一位贷款人的还款节点上,例如,利率的调整发生在25日,但我的还款日在下月15日,所以就会产生调整前和调整后两个利率,以及两个利率的不同天数,如调整前4.10%为10天,调整后3.55%为20天,银行会通过分段计息的方式,来单独计算调整前后的情况,以及调整后首期特别的“新旧结合的”还款额。
此外,利率调整后首期归还的本金数额有时也会增多:在重新计算分摊还款金额后,摊不开的部分通常会倾向于放在调整后的第一个月偿还,因此往往调整后第一个月所需偿还的本金会膨胀,也相当于一种提前还款。
由于等额本息每月偿还的利息会逐月减少,本金会逐月增加,因此,在上述利息与本金两个因素的夹持下,可能会发生偿还本金的增加超过了利息的下降的情况。
银行人士:调整当月确有可能,次月还款额会减少

对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贷款遇到利率调整,银行调整当月的计息方式做了优化,优化后调整当月应还利息采用分段计息,应还本金按照调整后的利率计算,当月应还款额当月应还利息当月应还本金。
因此,按照当前的计算方式,利率调整方式选择按年浮动的客户,在利率调整当月,可能会出现LPR下调,但是月还款额比上月多的情况。
来看具体计算方式:
先是当月应还本金变化情况。
对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利率越低,月还款额越少,但首月还款额中的本金会越多。以本金100万,期限20年为例,以下表格展示了对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不同年利率情况下月还款额和本金利息的分布情况。
这里请看本金
再来看当月应还利息。
当房贷利率在某个月中发生调整时,这个月的利息计算通常会采用分段计息的方式。分段计息是指将该月的利息分为两部分计算:一部分按照调整前的利率计算,另一部分按照调整后的利率计算。
如利率下降,当月利率调整前的计息利率不变,当月利率调整后的计息利率下降,当月总的应还利息会减少。
最后来看加总的当月应还款额变化情况。
当利率下降时,如当月减少的应还利息小于当月增加的应还本金,当月总的还款额会增加,如当月减少的应还利息等于当月增加的应还本金,当月总的还款额不变,如当月减少的应还利息大于当月增加的应还本金,当月总的还款额会减少。
因此,在该计算方式下,有可能存在房贷利率下调月供反而增加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调整首月,次月还款金额会减少,总的贷款本金不变。
:耐心等待,还款额会逐渐下降
虽然短期内会出现利率下调月供反而增加的情况,但大家